《官方回應》慶百年和解難題不必並列

作者:盛治仁(文建會主委)

昨日〈解讀「阿常的一封信」〉乙文,個人做出回應。

國家慶祝百歲生日,辦理相關慶典活動是一個層次,而國家面對的諸多實際問題例如BOT、核廢料、環保議題、居住正義、族群問題、貧富差距等,都是值得我們共同謀求解決的重要議題,但不能與辦理國家生日慶典混為一談。

檢視建百所規劃辦理的各項活動,有深刻意義如百國青年homesta y與金門和平鐘活動,以及未受媒體青睞報導的其他活動。其次我們也製作了將台灣過去生活和現在成就濃縮在一個大紙箱的3D百寶箱等。


前瞻部分,我們正在辦理「二○三○願景系列論壇」,希望能夠描繪二十年後的臺灣藍圖,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娛樂、環保生態、科技、兩岸、教育、 文化與藝術、觀光與休閒生活、社會,以及媒體共十二項主題。我們也將透過全國小學生的眼睛,記錄民國一百年的現狀及小朋友對未來的夢想,製作時空膠囊。其 他的公開論壇和著作,還包括了「中華民國再造奇蹟研討會」以及國際NGO/NPO多場論壇等。其他的論述活動,還包括「中華民國發展史」的撰寫、「百年風 華」系列專書的編纂等等。

至於最常聽到的對於類似放煙火的短暫聲光效果之批評,事實上,大型慶典活動如高雄世運、台北聽奧及跨年慶典等,呈現的是國家整體的軟實力,對比許 多國家以閱兵形式慶祝國慶,難道不是更好的做法嗎?讓國內藝文界不再只能聽取其他國家辦理大型活動的經驗分享,而能夠親身操作並轉化成未來的創意,是真正 的扎根工作,而非只有短暫的煙火效果。

建國一百年的地標計劃,共有十九個縣市提案爭取,經過評審選出台東縣政府以「減法美學為設計主軸融合地景」的提案,後續規劃執行則委由台東縣政府 辦理。我們歡迎各界的參與和指教,並提出深層問題來探討。但如以「核廢」、「美麗灣」、「原住民自治法」等議題的處理作為前提,恐怕並非適當的連結,也超 越了我們籌備建百活動的職權。

(本文出處:2011/10/1 中國時報言論廣場)

=========================================================================
文建會同場加映,原文同步刊載於中央社 2011/9/1

訊息來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針對中國時報昨(31)日「解讀『阿常的一封信』」乙文,作為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相關慶祝活動的規劃執行者,文建會一方面感謝從關懷國家長期發展角度所提出的觀點,另一方面也必須針對文中對建百活動相關觀察做出回應。

在籌畫建百相關活動之初,即受到許多關於慶祝活動必要性及經費編列之指教,由於台灣的多元社會包含了不同的歷史和政治價值觀,我們也尊重各種評論,並且秉持著我們「未必有共同過去,但是有共同現在和未來」的理念,用心籌劃各項活動,希望彰顯國家歷經一百年艱辛挑戰過程中呈現出來的核心價值,凝聚國人對共同未來的認同。

國家慶祝百歲生日,當然必須反省過去、珍惜現在並放眼未來。但是辦理相關慶典活動是一個層次,而國家面對的諸多實際問題例如文中提出的BOT、核廢料、環保議題、甚至還有居住正義、族群問題、貧富差距等,都是值得我們提出討論、共同謀求解決之道的重要議題,但不能與辦理國家生日慶典活動混為一談。正如美國與法國過去大肆慶祝建國兩百周年時,亦不以其國內相關問題都獲得圓滿解決作為前提一般。

再深入檢視建百所規劃辦理的各項活動,除了大家已知的大型活動之外,還有更多具備深刻意義如百國青年homestay與金門和平鐘活動,以及未受媒體青睞報導的其他活動。例如文建會蒐集奉獻生命在台灣的數千位外國人士名單,製作「愛在臺灣感恩樹」的公共藝術,並搭配網站記錄他們在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教育文化及民主人權各個方面為臺灣奉獻的身影與足跡。

其次我們也製作了將台灣過去生活和現在成就濃縮在一個大紙箱的3D百寶箱,與美國學校系統合作,這個學期開始,美國會有一千所學校、近百萬名學生接觸台灣周的課程,深入認識台灣。再者、我們也在「百年社區珍寶」活動中,選出一百個社區具有代表一百年來人、事、物的珍寶,以呈現社區故事和在地歷史脈絡。

在前瞻的部分,我們正在辦理「2030願景系列論壇」,希望能夠描繪20年後的臺灣藍圖,探討的議題包括國際、政治、經濟、娛樂、環保生態、科技、兩岸、教育、文化與藝術、觀光與休閒生活、社會,以及媒體共12項主題,由專家學者擔任各領域召集人及與談人,並透過大型公開論壇與民眾交流,再以網路方式匯集民意共同參與,最後將出版專書描繪國家願景與想像。我們也將透過全國小學生的眼睛,記錄民國一百年的現狀及小朋友對未來的夢想,製作時空膠囊。

其他的公開論壇和著作,還包括了「中華民國再造奇蹟研討會」以及國際NGO/NPO多場論壇等,安排國際知名智庫學者、政經領袖來臺見證我國發展並提出建言。其他的論述活動,還包括「中華民國發展史」的撰寫、「百年風華」系列專書的編纂等等,希望透過歷史的回顧省思,找出未來的發展方向。

至於我們最常聽到的關於大型慶典活動的指教,主要批評都是在施放煙火的短暫聲光效果之上。事實上,大型慶典活動如高雄世運、台北聽奧及跨年慶典等,呈現的是國家整體的軟實力和文化力量,對比許多國家以閱兵形式慶祝國慶,我們選擇以呈現國家軟實力的方式,難道不是更好的做法嗎? 我們從實際參與的藝文工作者處得知,這些寶貴的經驗累積對產業提升也有相當的助益,讓國內藝文界不再只能聽取其他國家辦理大型活動的經驗分享,而能夠親身操作並轉化成未來的創意,是真正的扎根工作,而非只有短暫的煙火效果。

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的地標計劃,共有十九個縣市提案爭取,經過評審選出台東縣政府以「減法美學為設計主軸融合地景」的提案,後續規劃執行則委由台東縣政府辦理。我們歡迎各界的參與和指教,並提出深層問題來探討。但如要以「核廢」、「美麗灣」、「原住民自治法」等議題的處理作為前提,恐怕並非適當的連結,也超越了我們籌備建百活動的職權。

我們願意虛心傾聽各界的批評指教,也呼應建百相關活動不該只有大型慶典的看法,並在實踐上努力推動具備深刻意義的配套活動。希望在進行各項慶祝活動的同時,能夠凝聚國人對未來的共同想像,並激勵各界思考解決社會的深層問題,不但現在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能夠共攜手邁向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