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國是論壇』 黑幕重重

    文化部成立之後,把文建會時期提出的「全國文化會議」轉型成「文化國是會議」,議程今日出爐,卻令人跌破眼鏡!裡面黑幕重重,簡直成了既得利益者的分贓大會。申請文創基金去拍星光大道的王偉忠本該送檢調偵辦,文化部不但包庇,還請他來建言文創產業策略!輔導金的搶錢拍爛片冠軍朱延平,也被請來討論輔導金制度的設計!九場會議,竟然沒有任何視覺藝術的參與;文學領域,也只談獨立書店,完全不檢討出版、翻譯、文化外交的困境。還請國科會主委來前瞻文化政策──難道國科會會請文化部來擬科技政策嗎?這就是文建會變成文化部之後的「升級」嗎?我們可以縱容文化部這樣公然擺爛嗎?






以下為文化部新聞稿及議程:




文化部採訪通知,歡迎媒體先進蒞臨採訪
2012文化國是論壇」開跑 從文創到2030 文化部傾聽
 文化部誕生之後,台灣的文化事權首度整合,從前的文化思維、視角、策略,是否都應有全新的廣度和高度?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公共媒體,第一次和文學、藝術、表演、出版產業「掛勾」,文創居中媒合,運作的手段和目標是否需要重新定位?為台灣擘劃願景,建立前瞻視野,開創文化政策新格局,文化部將召開一連九場次的第一階段「2012文化國是論壇」,針對文創策略、人文出版、公共媒體、國片振興、台流國際網絡、藝文扶植、村落文化再造、文資活化、政策前瞻等核心議題,邀集專家及產業代表聚焦深入討論,文化部長龍應台將全程聆聽並參與討論。除與談人之外,文化部也廣邀關切台灣前途的文化及產業界人士到場交換意見。628日首輪登場的是「點石成金在念頭-文化創意產業策略的探討」,將由出版家何飛鵬、導演王小棣、娛樂產業代表王偉忠、創投協會秘書長蘇拾忠以及文創學者溫肇東等人與談;其後,每週四下午固定舉辦,議題涵蓋獨立書店、公廣媒體、國片輔導金、影視音國際網絡、藝文團隊扶植、7835村落再造、文資法施行30年檢視,最後以「2030文化政策的前瞻」作為壓軸總結。
龍應台表示,面臨中國大陸的快速崛起、國際經濟的不景氣、區域結盟的趨勢發展,台灣迫切需要對文化的「國力」蓄勢做翻新的盤點和深刻的策略思索,此次以聚焦議題的方式舉辦第一階段的「文化國是論壇」,是試圖以最務實而具體的方式,為政策尋找共識。龍應台歡迎民眾參加,並且特別鼓勵大學生來旁聽,加深對公共議題的認識。為了擴大參與,每一場論壇都將進行網路直播,並設置專屬網頁,以期開拓公共討論的平台。
文化國是論壇詳細議程請參閱附表。
新聞聯絡人:文化部媒體公關組長 李應平 電話:02-3343-6336 / 0932256204
                         文化部媒體公關組 洪彩鈞 電話:02-2343-4053 / 0913-015780


場次
日期
議題
主持
與談
地點
101628
13301800
點石成金在念頭─文化創意產業策略的探討
龍應台
1.      何飛鵬/台灣數位出版聯盟理事長
2.      王小棣/稻田電影工作室有限公司負責人
3.      溫肇東/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4.      王偉忠/金星娛樂負責人
5.      蘇拾忠/創投協會秘書長
台北市民生科技服務大樓14樓創新廳
10175
14001700
我的街角書店哪裡去了?─獨立書店發展策略與探討
龍應台
1.      廖英良/東海書苑創辦、負責人
2.      蘇至宏/水木書院創辦、負責人
3.      陳培瑜/凱風卡瑪兒童書店負責人
4.      陳隆昊/唐山書店(出版社)負責人
小小書店
101710
14001700
尋找更『高』、『清』的公共空間─公廣媒體的未來
龍應台
1.      胡元輝/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信傳播研究所副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第五屆董事會監事
2.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信傳播研究所副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第五屆董事會董事
3.      關尚仁/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謝副教授、公共事務處副處長
4.      劉幼俐/政治大廣電系教授
公共電視攝影棚
101712
14001700
尋找振興國片的黃金密碼─輔導金制度的設計
龍應台
1.      郭台強/中影公司董事長
2.      楊力州/中國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
3.      朱延平/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4.      李烈/影一製作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5.      陳鴻元/得藝國際媒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影製片廠
101719
14001700
韓流、陸流、華流、台流─如何建立台灣的影視因國際網絡?
龍應台
1.      陳勇志/相信音樂董事長資深音樂
2.      黃舒駿/流行音樂製作人
3.      張正芬/三立電視台副總經理
4.      薛聖棻/三鳳公司負責人
松山菸廠文化園區
101726
14001700
從村落康樂到國家品牌─藝文團隊扶植策略之探討
龍應台
1.      辜懷群/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新舞臺館長
2.      朱宗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
3.      于國華/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秘書長
台北國際藝術村
10182
14001700
最小的其實最大─7835村落文化再造的落實
龍應台
1.      李永豐/財團法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2.      廖嘉展/財團法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3.      嚴長壽/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4.      虞勘平/資深電影、紀錄片導演
台北市北投溫泉博物館
10189
14001700
文資法三十年─回顧、檢討、前瞻
龍應台
1.      傅朝卿/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
2.      臧振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教授
3.      陳國慈/台北故事館總監
4.      楊敏芝/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教授
松山菸廠文化園區
101816
14001700
當今天的嬰兒十八歲─2030文化政策的前瞻必要
龍應台
1.      尹啟銘/政務委員兼經建會主任委員
2.      李鴻源/內政部長
3.      朱敬一/國科會主任委員
台北月涵堂



研究文化創意 已經變成產業 (馮建三)



    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如果沒有翻修,注定賠了夫人又折兵,損害而不能彰顯文化,無助於經濟成長而是浪費資源。這不是說文化不可親,不是創意不讓人愛。 


    相反,正是因為文化人人有,創意人人重,「文化創意」這個二詞連用的語彙,這才得以在10年多前,雀屏中選,成為心懷本土的文化工作者的修辭武器,用來爭取政府的重視,藉以爭取更多公務預算的投入。 

     傳統的意象認為,文化與商業無關,或者,緩和一點說,文化不一定需要與商業有關,文化是在「運用、消費、耗用」而不必然能夠「生產」相應的、對等的經濟價值。既然如此,給予文化補助是為了文化本身的價值,是為了文化而文化。補助之後,必然能夠另生其他人生的參與、表述、美學、祥和、啟發、滌淨心靈、宣洩譟鬱等等價值,至於是不是因為促進了這些價值之後,會讓人們更為健康更有活力,從而嘉惠生產活動,使經濟事務更能通暢進行,對於關注文化的人來說,是樂觀其成之事,不是其詢問的主題。 

    文化創意產業的說法剛好倒了過來。這個時候,說法變成,文創值得補助的原因,首先不在文化、也不在創意本身,文化究竟是具有豐富人生、品味人生的況味,或是重複反覆、重鹹重辣,在所不問,重點在於,文化必須是很好的工具,要有兩種工具價值。一種間接,指文化現象、活動與服務,可以活絡經濟活動,提高生產效能。另一種工具價值更直接,指文化服務或產品本身,也會是很多人願意直接、逐次付費使用的商品,因此具有產業化的潛能,若是投資於文化,會有賺錢的潛能;這個思維鮮活又具體地展現在「文化是好生意」六字箴言。 

    前年元月施行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列有15項文創產業,全部都可以產業化,都能賺錢嗎?如果有些一定可以,有些一定不成,為什麼放在相同的法律架構呢?「文化」真的是好生意嗎?必有爭論。不過,毫無爭議的是,「研究文化與創意」確實是好生意,「研究」文創,業已是「產值」龐大的產業。 

    根據「國家實驗研究院」辛勤彙整的資料,行政院各機關(經濟部與國科會佔了將近93%)的文創研究經費,在2004年是27.7億,有472案。其後,金額略減,但最少也超過15億,到了2010年,研究案首次破千(1016),經費達26808萬。相形之下,15種官定文創產業,有3種的經濟產值不敵「研究」活動。「文化資產應用與及展演設施」產值在2010年是17.6億,「視覺傳達設計」居16.3億,「設計品牌時尚」則有1.87億。此外,文創產值季軍的電視業(1098億),其最大規模的頻道,前年收入仍低於15億(民視),另3家無線台之外,所有衛星頻道都少於10億。 

    文創研究經費用於所有產業,對比個別產業或公司,或有比較基準不同的偏失。不過,《文創法》並無「環境整備」項目,但2010年的研究金額6.6億高居第一。這不免讓人懷疑政府有錢要用,再找名目,先射箭後畫靶,焉能不中?畢竟,文創的環境整備說法,早在20022003就已出現。如果這是誤會,那麼,流行(時尚)設計業營業額是1.87億,政府提供的研究經費是6655萬,研發值與產值比例是35.6%,而我國研發經費佔國民生產毛額比值,僅有2.3%二者相去16倍。內容軟體產值高達1673億,來自政府的研發經費,只有區區268.2萬。產業化的性質相去天壤,政府卻不分青紅皂白,一體列入文創,顯不合適。

    文化部日前答覆立委,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院」基金只列3萬,但未來每年將另編列3億。對於財政困窘的政府、預算不足的文化部,這個數字真是大手筆,理當從中勻撥部分,研究怎麼拆解文創產業的意識形態,補救其負面效應,首先就是研擬辦法,糾正很多文創無法是產業,但其研究變成了產業的本末倒置。(人間福報2012.6.12)
執筆人: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 非報系 

殘山剩水裡的龍應台(李中志)


以往「屁股決定腦袋」是學而優則仕的官員說不出口的潛規則。過去幾年最被消遣的,莫過於頂著「自由派學者」招牌的江宜樺,但也只能支吾以對。我國的政治文化原本就不佳,但否認至少還代表學者、文人從政時一定程度的羞恥心,我們也多能體諒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但 日前自恃甚高的龍應台,卻大剌剌宣揚屁股本來就決定腦袋,面對老掉牙的挑釁「是不是換了位子,一定要換腦袋?」理直氣壯地回答:「是的,一定要換。」龍應 台絕非耍嘴皮的無賴型政客,她企圖挑戰的,是這個文人從政的道德底線,透過一定的邏輯鋪陳,來起動一個大反動的時代,國人豈可不慎?
龍應台自認今天已不是作家龍應台,而是在「國家機器」裡擁有「有全方位思維」的龍部長,要能區隔個人意見與國家政策制定者的角色。說到六四,龍部長「有勇有謀」,因「文化部馬上要進入ECFA的架構下與大陸協商。
龍部長扯下的豈止是馬政府ECFA這塊以商逼政的遮羞布而已?何時開始,連我國官員在國會裡面的答話也被中國列入觀察項目?那麼請龍部長把《大江大海1949》也列禁書,因兩岸不同調,用您的話,「將影響出版業、影視音樂產業的前途。」

取巧迎合政治市場

面對美麗島事件、白色恐怖,龍部長在「國家機器」裡變得語焉不詳,要先弄清陰謀背後複雜的「來龍去脈」與「權力結構」。如此冷靜地把人性從國家機器中抽離,令人不寒而慄。以前警總的口吻就是如此,兩蔣、毛澤東、希特勒等,都是訴諸同樣邏輯。
而文人批判只是單面向思維,所以從《野火集》到《請用文明說服我》30年的寫作都是片面的,都是作家龍應台偏聽偏視的片面觀察。而烏紗帽讓龍部長 頓悟,全方位思維讓她超越天安門廣場與馬場町上母親的哭泣。諷刺的是,這樣的愚民思想是在解嚴25年後,出自頂著文化批判者光環的部長之口!
長久以來,社會對龍應台有太多想像。看似批判,其實龍應台觀點一直是徘徊在主流中,只是以其文學之功,漂亮地置入官方的正朔史觀。讚美聲掩蓋反省,也無視她對大勢準確掌握的敏銳與迎合政治市場的奇巧。
五日京兆,龍部長早晚要回到作家龍應台的身分,我們倒好奇,有過「有全方位思維」經驗的作家,如何自圓其說。不管過去對龍應台的文章有多少認可,在華語世界裡,野火已熄,還是覺得有些可惜。
也許李敖說得對,台灣之於馬政府不過是殘山剩水。在殘山剩水裡,全方位是假,機會主義是真,而龍應台不過是馬政府裡跑龍套過場的臨時演員了。 
作者為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 電腦科學教授 

你們應該羞愧(張鐵志)


「我應該給人的印象,是距離社會運動最遠的創作者,這是我的美學選擇或創作信仰(我是廢材系),但為何我突然在那段時光,被不同的抗議團體拉作夥,包括柯導的『我是人,我反核』,包括支援吳音寧的『反中科搶大圳』農民抗議,包括朱天心的『動保署成立』遊行……我想連我這樣的中年流浪漢老爸,這些不同的文學人都跑上街頭,這個執政者是否該謙遜反省,曾幾何時,文化人不站你們那邊,是否你們在不同領域的施為,已冒犯『人為核心』的價值。」

這是台灣知名小說家駱以軍在臉書上的沉痛之語。
鮮少參加社運的駱以軍,因為和許多導演與作家在總統府前以快閃方式表達「我是人,我反核」的行動,和發起行動的導演柯一正被控違反《刑法》第185條公共危險罪,被警方要求到案說明。而他文中所提到作家吳音寧,因為隻身阻擋怪手開挖水圳被控告妨害自由。
一時間,我們可能以為不小心進入駱以軍小說中的夢境,或者回到解嚴前的漆黑歷史隧道。
這兩三年,文化界乃至許多偶像明星的公共參與,幾乎是台灣從未有的,並成為社會抗爭最美麗的一道風景:吳晟、李昂、愛亞數十位藝文界人士等反對國光石化;李宗盛、張震嶽、張惠妹、五月天等上百位星光閃閃音樂和電影人連署疾呼救救東海岸;戴立忍導演積極各種並如公民記者般在臉書上傳遞第一手消息;年輕電影偶像柯宇綸、紀培慧上街參與反核遊行;柯一正、陳玉勳等導演進行「我是人,我反核」的行動;許多作家上街反對彰化中科在溪州與農民搶水。
他們所大聲疾呼的是要疼愛這塊土地,不要讓這個島嶼沉淪下去。畢竟,嚴肅的文學、電影或音樂的創作都是要去探索人的意義與價值,反思人和社會的關係中的榮耀與黑暗,所以人道關懷成為文化創作的核心。 

專制巨獸反噬民主

但過去幾年的台灣,舊時代的經濟發展思維、被利益集團綁架的政治權力,和傲慢的行政專制主義形成我們這個時代的巨獸,它不斷反噬台灣脆弱的民主,且眼中只有權力與貪婪,無視人的基本權利和尊嚴,所以他們可以強拆士林王家而無視於人的基本生存權、可一再護航美麗灣而無視於原住民傳統領域,可強挖台灣古老的官設水圳而不顧農民權益,可推出一個荒腔走板的證所稅方案──台灣貧富差距這幾年不斷上升到歷史新高,但執政者始終不痛不癢,直到這次總統大選讓公平正義成為主軸,選後國民黨政府終於不情願地要修改增收證所稅,但卻不敢得罪既得利益,所以走了一個部長、失去民眾信任。更讓人髮指的是,這個三合一的巨獸開始用法律去鎮壓異議者,不論是作家、導演還是一般市民。
我不禁想起馬英九曾經對原住民說,「我把你們當人看」。但他或他們真知道人的價值嗎?駱以軍、柯一正被控告的行動,正是在總統府前排成「人」:他們希望執政者面對醜惡的利益結構,面對巨大的核災風險,可以好好思考「人」的意義。
我們不是周美青,我們如果只是對他說一句「奇怪耶你」,他也不會聽到。但至少,他們可聽聽駱以軍的建議:「我建議意圖將『人存在的全景』隱蔽、縮窄成所謂司法警察之冷酷異境的執政者,得空看看這些創作者的電影,看看我們的作品,莫不是以人為對象,沉思、追問、捍衛那最不該墮落的價值,你們這樣做,我覺得非常替你們羞愧。」在人的面前,你們真應該羞愧。 



作者為專欄作家 

躺凱道反核 柯一正等人遭約談


  • 汪宜儒、林欣誼、張士達/台北報導】
     「反核是為了我們所有人、為了我們的後代與再下一代人的安全。」導演柯一正等人因發起在凱道上進行反核活動而面臨檢察官的傳喚,他說,「反核活動不是針對馬政府,也無關立場或政黨,這件事不管是誰在任都要做的第一優先大事,不管接下來怎樣,都會繼續做下去。」小說家駱以軍則直批政府的約談動作「太白目了!」
     柯一正說,核二不安全、螺絲有問題,核四從開始發包到現在問題重重,「還有核廢料的問題,至今我們還不知如何處理,為什麼要欺負蘭嶼住民?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製造核廢料?」
     駱以軍表示,這件事會被定位成政府與文化人的衝突。「這個政權聲稱,他們的能源政策奠基在許多專家、數據之上,但我們是站在人的立場,人指的不是人民,而是人道與人文。」他說,快閃活動很幽默,參與者卻被約談,凸顯在上位者「無聊、沒有幽默感」,顯見國家機器思考事情的方式已陷入卡夫卡式的空洞與冷漠。
     「藝文人士本來不是反核的第一線角色,但近來從師大夜市、文林苑、反核到美麗灣等爭議事件,卻把不同掛的藝文人士集合起來。因為政府在這些議題上的傲慢與笨重,觸犯到我們心中的價值,馬英九應感到警惕,學會謙遜!」
     他回憶當天躺在凱道上的六十個人,有電影人、作家,「如果馬英九願意去看柯一正的電影、我的小說,或躺在那裡的人的作品,他會感到丟臉!」
     發起人之一的導演陳玉勳說:「當局是在自取其辱吧!丟臉的是他們,不是我們,他們只會刺激更多藝文界人士,讓大家覺得這個政府沒救了。」
     導演吳乙峰表示,過去的反核行動總淪為政治惡鬥下的犧牲品,但日本福島的核災歷歷在目,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樹也都挺身捍衛。這次文化人發起反核,「是為了我們彼此的安全,為了不要對不起下一代、下下一代。」
     馬英九總統在五一九就職前夕的記者會上曾就核能電廠的使用回答外媒:「我們這個政策提出來之後,我們的感覺是當時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反對,因此,我們還是會照著這方式來走。」因此激發文化界人士包括柯一正、駱以軍、吳乙峰、戴立忍、陳玉勳、愛亞等在五月廿八日發動「我是人,我反核!」活動。
     目前「我是人,我反核!」的臉書粉絲專頁已有超過六千網友聲援,歌手陳明章、導演林志儒、高醫大性別研究所與北一女中師生、數百網友也以行動響應,出現了許多「人」字形的創意圖像等畫面。






2億風波未了 夢想家團隊再拿11.5億標案


國慶晚會演出的夢想家音樂劇,2個晚上燒了2.3億元,該案風波未了,檢方仍調查中。夢想家團隊傳出再拿下11.5億元的標案,該案隸屬文化部的高雄市「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令外界質疑,夢想家事件恐「原班人馬、相同模式」在衛武營重演。

今天出刊《壹週刊》報導,定位為「南部兩廳院」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特殊設備工程採購案,歷經3次流標、廢標及重新招標,今年4月第4度再招標,上月8日決標,啟人疑竇是評選案的7名評審,其中4名是夢想家的設計監造,得標廠商團隊的其中1家公司,在夢想家晚會標下通訊及監視系統設備租賃執行服務案,「巧合」程度令人咋舌。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回應刊,評審委員與得標商均出自台灣技術劇場協會,涉及利益輸送問題與否,應由司法單位認定。
2億風波未了,夢想家團隊傳再拿11.5億元標案。翻攝畫面

人物/從野火作家到淡定部長 龍應台真的變了!

 記者李玲玲/綜合報導  


 

龍應台從28年前發表《野火集》,猶如龍捲風般掀起台灣民主思維,一直到穿著布鞋站上立法院,遭立委炮轟是「花瓶」,成為最沒有價值的政務官!原本敢衝敢寫的龍作家到現在淡定的龍部長,其實龍應台真的改變了...
龍應台從三個月前的文建會主委成為今日的文化部部長,剛上任時,立委質詢時,猶如粉絲遇到作家般,對於文化人出身的龍應台包容確實多一些,但是三個月後,龍應台每每站上立法院質詢,立委炮火一次比一次猛烈。
立委先是批評她「說話形容詞太多」,不然就說她是「馬政府的小龍女」、「最耀眼的花瓶」,之後還拿她的小動作開刀,指她用手托腮不莊重、穿球鞋備詢不尊重立法院...。
原本備受文化圈期待的龍應台,接任文化部後,每每現身都被用放大鏡檢視,每次質詢,立委話鋒一次比一次犀利,希望可以聽到「作家」龍應台對事務「針砭」,但龍應台堅持,個人看法不重要,應該以國家社會共識為優先,遭到立委批評是「厚臉皮的政務官」,沒有價值,果然激怒了龍應台,拒絕答詢而離開答詢台。
近來適逢六四天安門事件23週年,由於龍應台在擔任台北市文化局長時,曾舉辦過六四特展,如今龍應台成為文化部長,立委趁著質詢問她對於六四的看法,龍應台卻選擇避談,直說:「身上背負未來兩岸交流的任務,無法在這邊(立法院)發言。」
她也強調,過去對於天安門事件發表文章,是個人看法,「作者可以有勇,但是一旦背負社會期待,有勇之外,也需要有謀。」 立委最終還是沒有聽到龍部長對於六四的「針砭」。
立委邱志偉說,龍應台改變了,變得模糊、抽象,猜不中她內心的想法,失去對於人權的立場和主見,成為文化的保守反動者。
但也有女性立委聲援她,支持她穿球鞋到立法院,立委呂玉玲說,了解同為女性穿高跟鞋的苦,對於龍應台一天被罵厚臉皮、一天被罵政府花瓶,認為很不必要,「羞辱和冷嘲熱諷,對於政策沒有實質幫助。」要她不要挫敗,一定要挺住。
三個月前龍應台的一舉一動被說是文化人的氣質,三個月後被說是沒有禮貌。 龍應台堅持,人換了位置,就必須換腦袋。
要說龍應台改變了嗎?她確實改變了,除了照常穿球鞋到立法院,現在她在答詢台上不再托腮,兩手靜靜的端放在桌上,面對立委質詢,她選擇微笑以對,遇到不開心的話語,她也選擇不再貿然離開答詢台,這就是現在的龍應台。

龍應台備詢:不談六四 換了位置就要換腦袋






六四事件今天滿23周年,多名民進黨立委上午詢問文化部長龍應台對於六四事件看法。龍應台強調,做為決策者,她不能把作家的看法作為施政基礎,在不同位置要有不同承擔。
龍應台答詢時強調,她試圖避免將作家看法置入國家機器當中,「我只有決策者的立場,換了位置就要換腦袋。」
面對立委連番質詢六四議題,龍應台說,在ECFA架構下,文化部未來要跟大陸進行談判、協商,為了台灣出版、影視產業的未來發展,不應把個人的看法放在談判桌上。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上午審查文化部預算解凍案,由於今天是六四23周年紀念日,多名立委要龍應台事件表態。民進黨立委林佳龍指出,龍應台身為首任文化部首長,主張召開兩岸文化論壇,但文化部今天沒有為六四舉辦紀念活動,他要龍應台做自己,發表對六四的看法,還邀她參加晚上在自由廣場舉辦的紀念音樂會。
龍應台休息時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她曾在六四事件屆滿五周年、十五周年時發表專文,其中五周年的專文為德文版、英文版,想要了解她對於六四的看法,可以在網路上、文章上找得到,但她現在不是作家的身分,而是一個重大的決策者,在不同的位置要有不同的承擔,以及全方位的思維,她反問:「做為一個決策者,適合把我對六四的看法放在談判桌上嗎?」

反共堡壘古蹟開放中資投資? 龍應台:文產需限度開放!

記者李玲玲/台北報導


經建會近日通過開放中資項目,其中包括文教設施,今(4)日遭到民進黨立委鄭麗君質疑,是否包括金馬的反共堡壘古蹟都開放給中資投資。龍應台回應表示,在兩岸關係上,文化產業須有限度開放,但是通路不同,決定也會不同,將儘速提出報告送到立法院。


文化部部長龍應台到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備詢,民進黨立委鄭麗君質詢時表示,經建會開放文教設施讓中資來台投資,由於文創園區、兩聽院、國家人權博物館、金門反共堡壘等都算是文教設施一部分,也具有政治敏感度,反問龍應台,都可以讓中資投資嗎?

龍應台答詢表示,會研究各個產業類別,像是出版通路,表演通路等,會因為通路不同,決定不一樣,但為了擴大市場,在落實時,各種場地類別會有不同規定。

鄭麗君接著表示,目前台灣有700多項古蹟、1千多項歷史建築,尤其金馬地區大多是反共古蹟,若反共堡壘給中資經營,都很滑稽,且未來文教設司的古蹟、DM告示牌,「是要給文化部來詮釋?還是由中國來詮釋?」

龍應台表示,在文化產業上必須適度開放,至於怎麼開放?文化部內部討論過後,儘快將報告送進立法院。鄭麗君建議,就算要開放文教設施,主管機關也可以認定,尤其是具有政治敏感性或是由黨政軍投資的,她則認為都應該禁止。

反中科搶水 發起全民復耕連署

守護水圳音樂會唱出農民心聲

〔記者劉曉欣/溪州報導〕反中科四期搶水工程的護水靜坐在昨天進入第二十四天,多位音樂與藝文工作者熱情響應在彰化縣溪州鄉舉行的守護水圳音樂會,現場更發起「一人一分,全民復耕」的連署活動,號召全民來認領農地,讓中科四期轉型為優質的農業園區!

昨天傍晚溪州鄉的莿仔埤圳,聚集來自全國各地聲援護水農民的人士,大家一起手牽手宣誓護水的決心,臉上也用濁水溪的泥土寫上「水」字,強調護水立場不變;溪州鄉長黃盛祿強調,除非行政院有具體的改善方案能夠讓農民接受,否則的話,靜坐對抗怪手施工搶水的行動不會結束。
反中科搶水自救會強調,國科會宣布中科四期轉型將減少使用水量,卻仍將調用農業用水列為可能方案,不論是從水源頭取水,或是從中游取水,都只是會讓現有農田灌溉「供四停六」的現狀更加惡化,何況依據國科會修正方案計算,使用農業用水每噸水成本超過三百元,遠遠高於污水處理的每噸五元,令人懷疑究竟為何要保留使用農水方案。
由全國青年活化科學園區聯盟發起的「反中科戰士授田行動」,昨天也展開連署作業,號召全民來加入「一人一分,全民復耕」計畫,在國科會轉型計畫公布前,將意願書送進總統府。他們表示,中科四期二林園區是中部重要的農業生產區,如今友達光電不來了,國科會才提出轉型計畫,為了拒絕二林園區偷渡轉型為一般工業區,希望全民加入「一人一分,全民復耕」行列,集結千名小農的力量來活化園區,捍衛良田,創造雙贏。
守護水圳音樂會由吟遊詩人張心柔、農村武裝青年與彰化縣子弟蕭澤倫等人,輪番上台開唱,在地的溪州鄉農村媽媽也上台演出,而詩人鴻鴻、蔡逸君、姚時晴,導演王育麟、卓立、黃銘正,以及演員吳朋奉與劇評家謝東寧,昨天也齊聚現場,以行動聲援護水農民,表明藝文界不該在守護水圳的現場缺席。